官方微信

关注公众号

科技创新

国家中药管理局中药质量生物评价重点研究室

文章来源: 发布时间:2021-10-22

(一)建设意义:中药的质量评价与控制既是攸关公众用药安全有效的民生问题,也是关系中药产业健康持续发展的行业难题,更是川产道地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面临的主要挑战与重大需求。针对现行中药质量评控方法体系与临床疗效关联不够的缺陷,创建新的符合中药特色的质量评控模式和技术体系,对于提振中药整体质量的评控力,支撑中药材商品分级、优质优价,助力中药大品种培育,进一步保证中药的安全、有效、质量可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生物检定是利用生物体包括整体动物、离体组织、器官、细胞和微生物等评估药物的生物活性(包括药效和毒性)的一种方法。生物效价检测也叫生物活性检定法,它是在严格控制的试验条件下,以药物的药理作用为基础,以生物统计为工具,运用特定的实验设计,通过比较供试品和相当的标准品所产生的特定反应,从而评价药品的效价或毒价。对于中药材及中药产品,从一定程度上讲,生物效价评价比化学评价更具实际应用价值和优势,因为生物效价反映了药材的整体生物活性,它能帮助我们定量化生物效应,深层次地揭示中药的疗效和毒性,在很大程度上是与中药的药理作用强弱相一致的。

(二)建设情况:“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质量生物评价重点研究室”由赵军宁研究员团队于2007年创建并获批,是我国目前唯一的研究中药质量生物评价的重点实验室。2010年赵军宁提出建立以“功效”为核心的新型中药质量评价模式,2013年赵军宁首创“基于Microtox(微毒测试)技术,可实现中药微小毒性辨识与定量表征,在中药质量控制、生物评价等方面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在国内外该研究领域处于领先地位。2020年赵军宁首次提出“道地药材药理学与品质评价标准新思路”,以弥补现有的中药质量评控体系的不足。近年来围绕中药大黄、姜黄、中药注射剂等中药质量的生物学评价开展了系列研究,填补了部分该领域的一些空白,在中药质量生物评价研究方面处于领先的地位。近年来,实验室围绕中药质量评控研究在药学学报、中国中药杂志等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获得专利授权6项,参与编写国内首部中药质量生物评价领域的专业著作《中药质量生物评价》。实验室主研的“川产道地药材品质保障关键技术与产业化应用”科技成果,建设了中药Microtox(微毒)测试等川产道地药材生物质量评价方法,对于川产道地药材品质保障与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获得2020年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实验室建设有SPF级实验动物中心及药效毒理评价平台,具备800平方米SPF大鼠、小鼠、家兔试验环境。实验室配置包括DESI-Synapt XS全谱图分子质谱成像-高清离子淌度高分辨飞行时间液质联用仪、二维超高效液相色谱仪、Microtox(微毒)测试仪等先进设备。

(三)主要职责:针对中药材、中药饮片和中成药的主要功效和毒性,基于药理学和化学计量学开展中药质量生物评价技术应用基础研究(生物效价、微毒测试、生物效应表达谱、效应成分指数、道地指数、基因芯片、微流控芯片等),研发系列高关联性、高灵敏度、高检测通量、高区分力、高可及性的检测方法和试剂盒,建立符合中医药特点的新型中药质量评价模式和技术体系,为中药临床应用的安全性、有效性、一致性、稳定性提供质量评价与控制新技术、新方法和新产品。

上一篇:四川省道地药材系统开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下一篇:道地药材结构生物学诺奖中心 返回列表

COPYRIGHT © 2019 四川省中医药转化医学中心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TEL):028-84348180 信访举报邮箱:SCSZYYZHYXZX@163.com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人民南路4段51号 邮编:610041

备案序号:蜀ICP备15866558号 技术支持:明腾-西部商务网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