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品质是决定中药有效性安全性的关键因素。传统中药品质方法主要包括感官评价、化学评价、生物评价等,目前快速鉴别主要依赖传统的“眼看、手摸、口尝、鼻闻”经验鉴别,开发中药品质的快速分析技术和设备一直是业内急需突破的瓶颈。近年来,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赵军宁研究员课题组与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何世堂课题组联合攻关,尝试利用声表面波技术用于具有挥发性成分类的中药品质的综合快速评价,率先实现了只需简单的样品预处理、3-5分钟即可出结果的快检要求,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主要研究成果以“Rapid Determination and Quality Control of Pharmacological Volatiles of Turmeric (Curcuma longa L.) by Fast Gas Chromatography–Surface Acoustic Wave Sensor”为题,最近通过国际同行评议后在molecules杂志公开发表(Molecules 2021, 26, 5797. https://doi.org/10.3390/molecules26195797)。
声表面波技术是 21 世纪初期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分析技术,具有反应速度快(整个分析过程只需2分钟左右)、检测灵敏度高(对于挥发性、半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最低检测限可达到 pg级)、信息量大(可同时检测十几个乃至几十个组分)等特点。课题组在在四川省财政厅、四川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关键技术装备科技专项资助下,开展了利用声表面波技术对麝香、姜黄、川贝母等挥发性类中药品质进行研究,加权调试设备各种参数,科学建立适宜的分析方法,并与已有分析手段进行比较,确定该技术能有效地实现中药品质真伪优劣的区分。目前课题组已经申请国内专利6项、PCT专利1项。同时,课题组已经开展基于声表面波技术的小型化、便携式设备的研发,实现理论向应用的转变,未来可有效的服务于药监部门的快速检测车以及中药生产企业的各个质量控制环节,特别针对具有挥发性成分的贵稀药材的质量控制,意义特别重大。此外,不断丰富不同类型的样品,包括伪品,建立丰富的数据库,为仪器的精准分析奠定基础。
(撰稿人:王剑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