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信

关注公众号

产业转化

四川省名医馆

文章来源: 发布时间:2021-10-21

四川省名医馆定位未来医学馆。在对中医中药进行传承创新过程中,集成生命组学、信息、智能领域理论与技术于广义免疫正常化新病因观导向的新型预防医学体系,形成中医分子未病学理论研究及应用转化医学中心。

一、项目背景

2018年7月,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批准复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牵头组建四川省名医馆(川中医药函[2018]136号)。

2019年10月,张兴栋院士担任组长的专家组对《四川省名医馆建设方案》进行可行性论证。

2020年3月,魏于全院士担任组长的专家组对《四川省5G+智能名医馆建设方案》进行可行性论证。

2020年6月,结合我院学科能力建设、四川省名医馆建设内容和院属北侧裙楼房屋使用,经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院办公会决定,由四川省中医药转化医学中心(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转化药理与临床应用研究所)负责四川省名医馆学科能力建设和业务运营管理。

2021年9月29日,召开四川省名医馆建设推进工作会,田兴军局长、杨正春二级巡视员出席会议并讲话。成立四川省名医馆建设专家指导委员会,四川省名医馆应用场景与功能实现建设方案讨论。

二、建设目标

(一)引领未来名医馆建设。面向2035未来中医药发展新趋势,对接国家中医药关键技术装备重大项目新需求,建设基于生物信息学、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前沿科学技术与传统中医治未病理论创新融合的新型四川省名医馆,以信息化、智能化、标准化、便利化为标志的未来名医馆。

(二)打造高端三大应用场景。建立中医精准健康管理新学科体系——中医分子未病学,打造“三大应用场景”。基于疾病本源或系统科学认知的新病因观导向主线,集成生命组学、信息技术、数据与智能科技的全新生命体,代表新医学发展方向、未来中医药的精华展示场景,实现中西医学在高级别层面交流对话,推动未来中医药学学科的形成与发展,为健康中国建设注入源源不断的文化动力和科技动力。

(三)实现五大云功能服务。建设以四诊等智能装备、智慧医疗、远程示教等为支撑的省市县三级治未病健康管理信息化网络,实现“五大云功能服务”。以川派中医药源流+高品质道地药材+转化医学+精准医学+智慧医疗为支撑,建设线上智慧互联网医院平台+中医数据集成系统+智慧物联终端+智能装置系统的生态圈,提高个人生命健康质量,并连接智慧城市打通智慧医疗产业,打造国家中医药关键技术装备重大专项成果的转化应用场景。

(四)建设“五位一体转化支撑平台”。促进四川名医资源的开放共享、互联互通,助力四川省新时代中医药强省建设,推动四川省中医药转学医学学科能力建设,打造四川省中医药转化医学中心、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转化药理与临床应用研究所、成都中医药大学中医药转化医学院、中医药转化医学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四川省名医馆“五位一体”转化应用场景,实现基础-临床-产业一体化协同发展重要支撑。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防城港产业技术分院简介 返回列表

COPYRIGHT © 2019 四川省中医药转化医学中心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TEL):028-84348180 信访举报邮箱:SCSZYYZHYXZX@163.com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人民南路4段51号 邮编:610041

备案序号:蜀ICP备15866558号 技术支持:明腾-西部商务网

微信公众号